一品威客小姐全国信息_51龙凤茶楼论坛网_一品威客小姐全国信息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传达 > 领导动态

领导动态

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兵弟在2007年全省村庄整治湛江现场会上的讲话
浏览次数:3448

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 李兵弟

(2007年4月19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非常高兴来到湛江参加广东省村庄整治现场会。今天早上参观了湛江几个村庄整治现场,刚才听到大家的介绍,我很有启发。原先,从建设部的角度来看,对广东的建设工作有些担心,担心广东经济发展的比较快,城市建设搞得比较好,会不会农村工作跟不上来?现在看来,我的疑虑可以打消了。我记得刚开始搞村镇建设工作的时候,就曾经碰到过类似这样的问题。汪光焘部长多次提问我们,村镇工作怎么做?村镇建设工作怎样才能做得好?这个题目不是汪部长给我们出的,其实是国务院领导给我们出的。我今天来到这,很有感触。我觉得广东省的村庄整治工作,或者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设系统所承担的这份工作,做得非常生动,做得非常有成效。刚才介绍经验的市、县、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要是出自一个模子的话就坏了,那肯定是套出来的。但是大家做的都是结合各自的实践来抓。刚才我听到茂名市抓泥砖房改造这件事不容易啊。我们国家,农村大概还有12%的人口居住在土、草、泥、灰这样的房子里,12%这个数是不得了的。我们全国有390亿平方米的农村住宅,每年建设的农民住房也不少了,现在还在建6亿多平方米,整个村镇一年大概建设量在9亿多平方米,比城市的建设量还多。可现在还有这么多的农民居住在土、草、泥、灰这样的房子里面。2005年讨论的中央1号文件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2006年中央讨论的关于新农村建设文件时,政治局的领导同志们听到都觉得压力很大,深感这项工作不容易。像徐闻县“千名干部带千村”,很有创意?;褂形颐墙裉炜吹降恼拷姓饧父龅?,我觉得都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刚才廉江市新屋仔村黄村长讲的也很有特色,牺牲自己的一切,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去改造我们农村的面貌,建设我们的新农村,这就是我们农民的精神。这些都给我很大的感触。我今天看到湛江,有点出乎意料,有很大的感触。作为广东省经济这么发达的地区,居然如此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支持,这是非??晒蟮模档猛乒?。同志们都知道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搞农村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的农民富了,农村发展了,但是也产生了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农村的公共事业退出来以后,当时主要强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组织力量削弱了,退出来了,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农民虽然富了,农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了,但我们的农村面貌落后了,农村面貌反而差了,农村很多服务没有人管了。正是在这样一个问题下,中央才做了很多深刻全面的思考。我这次在湛江一看,又有一个启发,广东省农民主动参与的精神很强。在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农民的这种精神,我们一直相信还有。但是作为相对发达的一些地区,农民是否还有这种精神呢?今天我们看了,我们听了,我们发现中国的农民依然还在抱着改变自己家乡面貌的一种火热之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政府和我们该怎么做。这给我非常大的启示。再者,我觉得广东省做得好,是我们建设系统尽职尽责。刚才湛江市建设局罗局长讲得非常好,讲得很到位。我觉得他那几点感触中包含了工作的酸甜苦辣,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建设系统在新农村建设中,它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实事求是讲,不是说建设系统不能居于主导地位,而是在全盘、全局的工作中,决定了它不是一个主导地位。但是它又是一个离不开、甩不掉的,而且能有作为的单位、部门、系统。如果不做行不行?有的部门,有的省份确实是这样,而且是不让我们做,我们就不做了,结果那个省的工作就下来了。我觉得罗局长刚才讲的可能就代表了我们广东省的工作精神。虽然我们不居于主导地位,但我们有一种积极的、热情的、负责任的为农民、为农村工作的精神,这样工作就做上去了。工作做上去建设系统就有地位了,也就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取得了农民的信任,当然也得到了各个部门的信任、支持和配合。我觉得这几点体会对我来讲太深刻了。所以,我想到广东来,到我们发达地区来,听一听,看一看,了解一下,作为一个相对比较落后、薄弱的农村地区,我们的工作怎么做?我觉得这给我的启发太大了。我想把这些经验,向我们的部长汇报,向我们建设系统的同志们传达。因为广东如果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庄整治这点工作抓好,做上去的话,对全国性的工作有重大的影响。广东省的事情说明了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果我们政府不重视,不做工作,农村的落后面貌也是必然的。起码这个事情说明了,不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的钱多了,农村的面貌自然而然就可以改变了。有些地区反而是城市发达了,农村面貌更落后了。在发达地区,只要政府重视,群众齐心协力,一定能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干好。广东省的工作体现了广东省建设系统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建设人的风采。以上是我参观了湛江新农村建设和听了大家的介绍后的一番感触,我的肺腑之言。

  下面,我想谈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大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民生问题,是中央赋予建设系统的重要职责

  第一个我想说的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级政府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从正面来讲,建设系统曾经在农村的建设发展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性作用,最明显的时候是在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开放以后。当时国务院曾经召开过三次农房建设会议,就是当时的建设部,国家建委组织抓的。但后来我们的工作可能没有完整地、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中央的要求,出现了一些工作性的偏差,导致我们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对农村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因此,国务院领导曾经非常严厉地批评过建设部,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这么重要的会议上,直截了当地批评建设部,说:“建设部你们可以改名字了,改叫城市建设部了?!苯ㄉ璨康匙槎哉庑┡婪浅V厥?,坚决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改进改正自己的工作方式,全面统筹地抓城乡工作。我现在的部门,叫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是2004年12月17日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复建设部,要求建设部在建设部内重新独立设置司级的业务机构,是政府内设机构。在这届政府成立以后,在国务院的其他部委内设机构中间要求独立设置的一共有3个部门,第一个是在非典之后,卫生部把原来在卫生医疗医药管理司里面有一个农村处要求独立设置农村医药与卫生管理司,叫农村司。第二个就是在建设部内独立设置村镇建设办公室,第三个是去年人大之后在科技部内独立设置农村科技管理司。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工作,非常重视建设系统的村镇建设工作。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围绕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部积极参与了。在2005年中央准备起草“十一五”纲要的时候,当时专门派一个代表团到韩国去考察新农村建设工作,那时叫新村建设,国务院领导直接批示:建设部要派村镇建设办公室的领导同志参加。在考察之后,我们按照中央要求,立即组织起草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此后建设部连续参加中央1号文件的起草工作。汪光焘部长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班上,作了一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专题讲座。所以说村庄整治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落实村容整洁的重要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间赋予建设部一个重要政府职能。我们不能不抓,不能不管,因为中国不可能没有农村,也不会没有农民,所以说这个部门的事情就要有人抓,有人管。这也就是我们的政府责任。第三个我想说的是,建设部提出来的关于村庄整治一系列的制度框架和政策建议被中央所认可。最典型的代表是在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号文件中第17条所写到的402个字,完整地表述了中央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要做的和不能做的中央都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广东省就是按中央所要求的去做,做得非常好,方法对了,走的路子也对了。我还要加一句话,中央领导曾经说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亮的那一点,最容易出采的那一点就是村容整洁。最容易出问题、最容易搞形式主义、最容易侵犯农村利益的那一点也是村容整洁。我希望大家要全面地理解领导同志的关心。所以说我们建设系统的工作之重就在于此,重在你不单要做事,还要按政策做事,还得要做对。经过这一段的工作,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建设系统是乡村建设管理的重要政府职能部门,肩负着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农民权益,?;づ┟窭娴闹匾霸?;肩负着在城乡统筹下,乡村治理、改造、发展的建设事业;肩负着在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职能。所以说,村镇建设不是城镇化发展的附属,也不是建设系统工作中间的一种依附,而是不能够解脱的一种政府责任。凭这一点,我们就可自觉地肩负起村镇建设工作的历史与责任,就能挺起腰板,承担起中央赋予我们的牵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任。我们老讲这样一句话,政府要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信念,社会要有积极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信用,农民要有改变自己生活居住环境的信心。这样,才能形成政府、社会和农民三者之间合力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显然是民生问题,而且是必须要通过政府组织化的力量,来引导和帮助农民,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或者是以农民为主体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更是感觉到我们建设系统的责任重大,责任光荣。

  二、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艰难程度,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

  广东省作了很好的经验介绍,从工作的艰辛程度上,大家都能体会到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工作,而且可以说它并不是有完整的财政资金支持下的工作。中央反复跟我们讲,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第一点,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并不是近几年才带来的。它既有解放以后,我们有一些工作无法很完整或者来不及去设计,也有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们公共品的覆盖,解决的能力还跟不上带来的。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范围涉及9省43个县74村,结果显示全国农村中间41%的村庄没有集中用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区和污水处理;40%的村庄雨天出行难;70%的村庄是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90%的村庄是在使用传统的旱厕;90%的村庄垃圾是随处堆放;90%的村庄没有任何消防设施。2005年全国农村所发生的火灾起数,死亡人数,造成的财产损失量都超过城市,这恐怕是大家从来都没想到的。另外,还有一个是农民意识的问题。农民很愿意建自己的新房子。我说过,中国农村在最高的时候是一年建了14亿平方米的住房,现在每年还有6.9亿平方米的建设量。我们城市这些年的新房建设才不过是达到6、7亿的水平,当时农村建设14亿平方米的时候,城市才建2.3亿平方米,差额很大。但农民房子建好后能完整保留下来的就不多,农民房子很多是拆了建,建了拆。我们算过一笔帐,农民建房、拆房和自然损毁大概每年占350亿元,农村每年建房花费2400亿元,2400亿元中的350亿元基本上就这样拆没了。造成了这么大的财产损失量,所以农民的资产很难积累起来。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政府的责任,有社会积累的问题,也有农民自身的因素。第二点是长期积累的问题必须要依靠强的动力才有可能改变,也就是说只能依靠制度建设这样强有力的推力才有所改变。因此,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但有物质的追求,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制度建设的要求。如果制度建设跟不上,农村人居环境也就维持不下去。即使今天做了事,后人可能就推翻了。所以说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的艰难程度不但在于它在物质上要有所改变,而且制度建设上要完善。这就是我们一个很大的工作上的难度。这种艰难的程度,还在于制度性的创新和建设层面的设计,不是建设系统自己说了算,必须是协调各个部门和社会共同支持才能达到、实现的。

  三、必须关注和解决工作之间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偏差问题

  这种偏差问题主要来讲是政府层面的。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到我们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过于艰巨。目前各级政府财力有限,喊的多,做的少,甚至不做,没有将中央决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试点工作放到各级政府应有的工作位置上。广东省做得不错,现在有的省试点还没抓,说中央不给钱就不干。第二是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是农民自己的事情。我们对此问题一直是有着不同的争论和分歧的。我们始终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民是主体,但政府要帮扶,社会要支持。如果说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改变它的人居环境,可以改变它落后的生存条件,那么我们建国已经5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20多年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岂不早就改变了吗?历史发展说明,不可能单纯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实现,那么政府就要帮扶,所以说绝对不能化解政府责任。在新农村建设中,在村庄整治中,各级政府不设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个认识统一起来,不整齐划一不等于没有工作要求,没有指标不等于不对你的工作检查监督。第三是以城市建设的模式来搞村庄建设。特别是有些地方出现了通过村庄治理来获取宅居地、建设用地的指标,这个是中央特别指出来的,要求我们注意的。这样的做法偏离了中央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与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方向。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比较完备的制度保障,我们各级政府目前也没有建立起扶持资金的渠道,因此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绝不能一年拿起,一年放下,更不能化解于无形。我们必须坚持下来,以最大的毅力来做好此项工作。

  四、要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

  我在广东省听大家介绍,发现广东的工作很有特点,不搞强迫命令,不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有的地方越穷越搞这个。广东根据农民群众的意愿,根据村组织村集体和政府的要求去干,这样就把尊重农权益,保护农民利益放到村镇建设工作的首位,贯穿到我们村镇建设工作的全过程。中央要求我们要抱着对农村浓厚的感情深入到基层、农村中去,深入到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中间听取农民的意见,了解农村的发展的问题,针对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以及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工作方案,及时地提炼出农村建设一线的经验,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对策、出文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在深入农村调研的时候,要尊重民俗,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把政府的规范性要求能够分解成农村依以实施的行动,把科学技术的知识转化成农民可以理解的语言,把符合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农村特色的公法归纳为农民认可的做法。广东省在这方面做得好,《广东省村庄整治宣传画》画得很生动,到农村一贴,农民一看就知道,村庄整治政府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非常好。所以说,农村的工作,农村事务的推进,必须要有坚实的政策基础,充分体现出公共政策的导向性和对政策走向全局的利弊分析。涉及农村的政策很可能会因为我们在实施中间,某一个接点缺陷,某一个环节不周,某一个执行不力,而导致出现带有方向性的偏差与局部性的问题。农村就很容易发生这种问题,城市反而不太容易。因此,农村建设工作的政策性是非常重要的。

  五、村镇建设工作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要随着整个工作的发展作出一些适时的调整

  按照建设部领导对我们的要求,现在工作的重点是,第一要抓紧编制出台村庄整治标准。这个标准出台后,技术标准就明确了。农村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是有技术含量的,这个技术要求很重要。出台村庄整治标准的目的是防止大拆大建,防止片面地追求“新”。第二要做好46个县级试点县的指导工作。现在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能否在一个面上做全面的推广,这也是我们领导同志所关心的。徐闻县的经验很好,有机会我还要全面了解。如何在县的层面更好地推开,既使地方政府觉得这很重要,农民又能承受,部门又能协调,这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第三要抓好村庄整治的规划工作。几次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下到农村检查工作的时候,讲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条就是做好规划。规划要做好,我们必须提出更高的标准:一是要扩大规划的覆盖面。凡是列入村庄整治的,都要有规划,凡是要做村庄整治的,要先做规划。领导曾经批示过,举了一个例子,东部沿海的一个省区,搞村村通,花了几十万元,设备建好了,开始使用不到两个月,规划下去了,说撤了这个试点,不要了。领导举这个典型例子是要我们一定要做好规划。二是在规划中要增加农民的参与面。今天参观湛江的村庄整治现场,我特意问了一下,说你们的农民参与规划了吗?他们说不但在村的农民参与,还召集在外的村民一起参与。这个工作做得很到位,把村庄规划整治的决策权交给农民群众。三是要突出规划的实用性。不能把规划做成没有农业,没有产业,没有农村面貌变化,没有农民参与的纯粹的建设规划,这也是领导同志对我们的要求。当然这也是其他部门对我们规划的一个反映。要做出真正能够做到指导各个部门参与村庄整治,协调各个部门的资金参与整治的规划,为各个部门到农村投入资金、搞好建设、搞好发展搭建平台。同时还要求我们在规划时要增强规划的乡村特色、地区特色、民族特色,特别是民俗特色,要把农村文化充分体现出来。要增强规划的引导性,使我们的规划农民能看得懂,村里能用得上,政府能够指导。四是要在村庄整治中抓住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刚才大家都介绍得很好,通村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房节能等??梢愿蠹宜档氖?,现在我们正在接受国际和社会、单位的援助,摸索农村的适用技术,特别是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上的一些适用技术。当然现在中央还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农村农民住房建设的建筑节能问题。这也是我们目前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第五是要求我们在村庄规划整治中一定要切实?;ず门┐宓睦肺幕?,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举一个例子,江苏省有10万个村,现在完整的有保护价值的村落只有212多个,村落里面的路段、大院、民宅有?;ぜ壑档闹挥?000多个村。这说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弄不好可能会把我们的历史抹掉。汪光焘部长对此问题一直很关心,希望大家高度关注,切实把有价值的历史名镇、名村保存下来。

  同志们,我们从事的村镇建设工作,我们的工作环境是农村地区,我们的工作性质是乡村建设规划的管理,我们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包括少量在农村地区生活的居民。村镇建设的职责是国家“三农”方面政府职责的重要组成,村镇建设的政策只有建立在国家“三农”整体政策基础上才会有相应的地位,才能发出统筹协调的作用;村镇建设工作只有符合农村的实际才能被农民所接受。尽管目前我们工作的手段还不多,但是我们村镇建设工作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不能有任何的降低。我们要努力在全国建设行业内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同心协力,和谐共事,为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敢做实事,多做实事,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再一次感谢广东省的邀请,谢谢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