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传达 > 领导动态
领导动态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2007年“全国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浏览次数:2794贯彻节能减排方针 抓好城市“禁现”工作
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再上新台阶
商务部副部长 姜增伟
(二00七年八月一日)
同志们:
今年6月6日,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北京等十城市从今年9月1日起将正式启动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以下简称“禁现”)的规定,工程中将使用预拌砂浆,其他117个城市也将于今后两年分期分批实施“禁现”,这是商务部、建设部等部门继2003年在全国部分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后,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是贯彻2005年国务院提出的“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实际行动,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在交流各地“禁现”工作、措施和经验的基础上,动员和部署下一阶段“禁现”和散装水泥工作。
下面,我就贯彻“节能减排”方针,抓好当前城市“禁现”工作和促进散装水泥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各地为开展“禁现”工作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大会交流和各地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各地为开展“禁现”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下一步开展“禁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在确定“禁现”范围和“禁现”批次时,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郑州、大连、深圳、常州、葫芦岛等10个城市,根据当前形势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建设和谐社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对散装水泥和“禁现”工作的认识,主动要求作为第一批“禁现”城市。他们认识高,行动到位,意识超前,勇于开拓、甘于奉献,非常值得我们各地学习。
近年来,各地为“禁现”所做的准备工作和所取得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ㄒ唬└鞯卣叨戎厥樱泄夭棵判髋浜?,为“禁现”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为协调相关部门,推动工作的开展,很多地方都成立了由有关领导和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禁现”和推广预拌砂浆工作的组织领导。如南京市于2004年4月,成立了由市建委、建工局、市政公用局、环保局、散装水泥办公室等五个部门共同组成的推广应用预拌砂浆工作小组,就如何加强对全市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和部署。郑州市于2005年成立了由市长助理、市建委主任担任 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预拌砂浆工作领导小组。实践证明,加强领导是实施“禁现”、推广预拌砂浆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组织开展工程项目试点,为预拌砂浆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各地本着试点先行、稳妥起步的原则,组织开展预拌砂浆工程项目应用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为预拌砂浆的生产、运输和施工应用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北京市抓住奥运机遇,在国家体育场工程(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工程(水立方)中均使用了预拌砂浆,同时,在北京市政府办公楼、商务部办公楼扩建工程中,也使用了预拌砂浆,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从整体上看,第一批“禁现”的十个城市开展推广应用预拌砂浆工程项目试点,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加强法规建设,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为“禁现”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开展“禁现”工作中,近年来,很多省、市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将使用预拌砂浆纳入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中,并不断完善;有的地方还编制了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为预拌砂浆生产、运输、应用提供了技术和管理支撑。南京市、天津市以政府令的形式,将推广使用预拌砂浆纳入管辖范围;上海市在2000年颁布的《关于上海市建设工程推行试用商品砂浆的通知》中,明确了具体要求,并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北京市自2003年以来,编制并颁布了《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等多个地方标准,并将现场搅拌砂浆纳入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目录、绿色文明安全施工规程、建筑业资质动态管理、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等具体工作规范中。
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禁现”工作顺利推行,各地还开展了以预拌砂浆政策、标准、物流和施工技术应用为内容的宣传、教育、 引导和培训活动,组织编写《预拌砂浆技术与应用》培训教材。广州市、上海市先后举办监理从业人员、建设工程职业人员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5000人;广州市举办了10期预拌砂浆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1245人。
(四)大力开展科研攻关,为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生产成本高、技术配方复杂是当前制约预拌砂浆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南京、深圳、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围绕降低预拌砂浆生产成本、改善预拌砂浆质量、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题,组织科研院所开展了科技攻关活动,取得了较大进展,为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市场拓展、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我国年产2万吨以上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已有130多家,生产能力接近2000万吨,发展态势很好。但这只是起步阶段,将来还要注重企业生产的规模化,技术含量要高,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敖帧钡鞫似笠怠⒖蒲械ノ坏幕?,促进了预拌砂浆相关装备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解决了预拌砂浆运输过程中的离析问题,研制出了低成本的国产添加剂,并实现了预拌砂浆生产、运输设备的国产化,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ㄎ澹┯姓攵孕缘乜剐ぷ?,为“禁现”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开展“禁现”涉及到不同主体的利益。预拌砂浆是一件新生事物,用工厂化生产的预拌砂浆来替代现场搅拌砂浆,是对传统生产、流通和施工方式的“一场革命”,甚至是“质”的变化。上半年,商务部在部署今年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时,将宣传“禁现”、发展预拌砂浆作为宣传的主题之一,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商务部、建设部等部门对此次开展以禁止现场搅拌砂浆为主要内容的“禁现”工作非常慎重。在“禁现”文件出台前,我们认真听取了各地的意见,与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等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了由商务部和建设部共同提出建议、各地自愿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禁现”范围、“禁现”批次。我认为这是实事求是的,也是符合我们国家当前的情况的,也符合各地的实际,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此次列入三批“禁现”的城市共127个,涵盖了除福建、西藏外的全国29个?。ㄇ?、市),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禁现”工作已受到行业的广泛支持。
二、充分认识开展 “禁现”和发展散装水泥的重要意义
?。ㄒ唬┛埂敖帧焙头⒄股⒆八?,对促进节能减排、环境?;ず妥试醋酆侠靡庖迨种卮蟆?
对资源节约和环境?;ふ飧鑫侍?,我们要从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从人的自身发展的高度来提高认识。生活环境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受到食品中农药、兽药、重金属残留量和大气污染的影响,现在人们身体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疾病感染率在增加。目前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广大群众的呼声也很高。做好“禁限”工作,无论是从水泥生产,还是从流通、使用过程的角度,都应该说是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さ囊桓鲋匾俅?。
第一、可以实现节材,减少资源消耗。据初步测算,2006年仅发展散装水泥一项,就减少包装袋94亿只,节省包装费用211.5亿元。由此节约了包装纸282.6万吨,折合木材1554.5万立方米;节约电力33.9亿千瓦时,节约水资源7.1亿吨,节约烧碱103.6万吨,节约燃煤367.4万吨,综合能耗节约达807.4万吨标准煤,效益非??晒?。在流通过程中,散装水泥还可以避免包装破损,减少损耗。2006年通过发展散装水泥,就减少水泥破损2119万吨,由此减少经济损失约55亿元,节约能耗307.3万吨标准煤。
第二、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建材用量。在开展“禁现”后,用预拌砂浆替代现场拌制砂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同质产品替代,而是用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来替代传统、落后的建筑材料。新型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成份配比,避免了现场搅拌中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建筑质量隐患;专业化生产形成了一套可追溯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强化了生产单位的质量意识,保证了建筑质量安全,降低了工程返工率,从而实现了更为广泛意义的“节材”,达到了建筑节材、建筑节能、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大局。据有关机构对北京国家体育场工程(鸟巢)使用预拌砂浆试点项目进行的初步评估显示,室内部分原预算砂浆用量为1.98万吨,改用预拌砂浆后实际使用量减少到1.28万吨,节约砂浆用量35%,节约量非??晒邸M?,预拌砂浆生产过程还减少了水泥、石灰用量。以2006年全国城市3.5亿吨砂浆需求量计算,如果全部使用预拌砂浆,每年可因此节约能耗达31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50万吨。
第三、可以为资源综合利用开辟一条新途径。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工厂化生产,带动了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减轻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如每立方米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可综合利用粉煤灰80-100公斤,并可利用尾矿废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物制成的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2006年,北京市在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过程中,消耗粉煤灰和矿渣达到422万吨,消耗尾矿废石约5000万吨,减少了天然砂石的开采,而且,使北京西郊多年来堆积如山的铁矿渣得到了有效利用。
第四、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噪音、粉尘污染,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散装水泥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均在密封的装备和环境下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有助于避免施工搅拌带来的城市噪音污染,还有助于减少材料露天堆放和现场搅拌造成的粉尘污染。据测算,与袋装水泥相比,每使用一吨散装水泥可减少粉尘排放4.2公斤。2006年因发展散装水泥,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184.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75.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4.8万吨。
第五、可以有效地改善劳动环境,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散装水泥生产、装运、使用通过机械化、现代化操作来完成,改变了过去靠人拉肩扛、人工装卸的落后作业方式,极大地改善了生产、装运、施工作业环境,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工人在充满粉尘的恶劣环境下吸入大量粉尘而患上矽肺病的情况。在发达国家,袋装水泥之所以难以立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严格的劳动?;ぶ贫?。人工搬运、人工拆包、人工装料、现场搅拌等繁重、落后的工作方式,极大地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随着我国劳动?;ぶ贫鹊闹鸩酵晟疲投Τ杀局鸩教岣?,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必将被先进的生产方式所取代?!敖帧焙蜕⒆八喾⒄菇菇ê托成缁嶙龀龌毕?。
?。ǘ敖帧苯晌夜⒆八嗫焖俜⒄沟闹匾贫α?。
我国散装水泥工作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在大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水泥散装率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平均水泥散装率已接近40%,上海、天津、北京、浙江、江苏的水泥散装率分别高达94.7%、91.9%、88.4%、66.4%和60.3%,已经达到或基本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泥散装化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成绩。几代散装人为此付出了艰苦不懈的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商务部,向长期致力于发展散装水泥事业、推动“禁现”工作的各级散装水泥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部门,对散装水泥工作和这次“禁现”政策出台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商务部对散装水泥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商务节能降耗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薄熙来部长最近还就散装水泥工作做出批示,指示我们对散装水泥工作“应予重视”。为推动我国散装水泥发展,商务部正在研究和制定以提高水泥散装率为中心,围绕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禁止现场搅拌砂浆为工作重点、同时大力抓好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加强散装水泥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工作措施,这项工作在与有关部门会商后,将加快推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建筑业蓬勃发展,传统的袋装水泥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要求,只有通过集中供应散装水泥、工厂化生产预拌混凝土,才能适应和满足大型工程项目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商务部、建设部等部门不失时机地在部分城市启动了限期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从使用环节入手,将发展预拌混凝土作为扩大散装水泥使用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这一措施实施三年以来的情况看,成效非常显著,成为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截至2006年底,全国各地已建立规?;?、现代化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配送中心2891家。2006年这些预拌混凝土生产厂、配送中心使用散装水泥量已达到1.4亿吨,占当年散装水泥使用量的30%以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城市已从当初的124个扩大到300多个。在“十五”时期,我国散装水泥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6%;水泥散装率从2000年的19.1%提高到2006年的39.1%,年均增长3.5个百分点,是历史最好水平。
但是,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只是堵住了使用袋装水泥的一个渠道,在城市施工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场搅拌砂浆作业方式,仍在大量使用袋装水泥。为堵住这一渠道,开展“禁现”工作势在必行,以保证国家“限制袋装,鼓励散装”的政策在城市得以全面落实。据测算,在全国中心城市全面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后,可增加散装水泥用量1亿吨以上,带动我国水泥散装率提高8-10个百分点。
?。ㄈ┍匦胫厥硬⒀芯拷饩鲋圃嘉夜⒆八喾⒄沟奈侍夂屠选?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与世界发达工业国家80% 以上的散装率相比,我国水泥散装化水平仍然较低,发展速度不尽如人意,地区发展也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大。目前,散装水泥产量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2007年上半年,仅华东的散装水泥产量就占到全国总量的52.9%;有20个?。ㄇ?、市)水泥散装率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有5个省的水泥散装率低于20%。这些省市的同志回去后应给各省领导同志好好做一下汇报。
目前,全国每年还有大量的袋装水泥进入建筑工地,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粉尘排放数量相当惊人。广大农村地区更是由于销售网络不健全、物流设施不配套,散装水泥使用率更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和大政方针环境极不协调。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看到问题、看到差距,并进行深刻反思。为什么50年兴不起一个产业?国家制定“限制袋装、鼓励散装”政策已经20多年,为什么落实起来非常困难?在有些地方为什么还面临很大阻力,原因在哪里?为什么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不好?对于抓这项工作的同志们,我想更多强调一下我们自身的工作。
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去暴露一些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应以正面报道为主,要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宣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能仅仅搞宣传周,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论坛,甚至是一些国际研讨会。同时,散装水泥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发展散装水泥的工作方案,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同建设部,环保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公安部等部门搞一些专项行动。当然,做好散装水泥工作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要完善法规体系和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我们的工作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要依法行政。
上述存在的问题,在我看来,有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问题,有地区差别问题,有相关产业、技术和流通装备配套问题,有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水平问题;也有各地散装水泥管理体制不统一、协调工作难度大的问题;还存在部分散装办机构人员经费无财政来源,影响产业投入及发挥资金效力问题等。除此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认识是否到位,对国家目前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认识是否到位,对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措施的认识是否到位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的一些部门、包括行业组织、地方政府在处理行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问题上是否能站在环境?;さ慕嵌龋欠衲苷驹谥谢褡寮叭死嗌娴慕嵌壤此伎嘉侍?。
散装水泥工作有它的特殊性。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散装水泥管理职能历经了多个主管部门,应该说这对散装水泥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一点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散装水泥工作难度很大,即使部门分工较为清晰,管理体制较为顺畅,也需要上上下下统一认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散装水泥工作,涉及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可以说,就一个部门的力量,是做不好的。今天,我们邀请了建设部、交通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等多个部门来参加这个会议,就是希望共同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当前国际大背景下,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任务中,应对国际气候的变化和环境?;さ难沽Γ⒄股⒆八?,进行“禁现”,是一项有利于民族长远发展,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我希望在座的同志们坚定信心,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
三、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我国散装水泥发展再上新台阶
《商务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末我国水泥散装率达到55%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我们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大家一定要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克服各种困难,确保我国“十一五”散装水泥工作目标实现。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散装水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污染物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近发生在无锡太湖的蓝藻危机以及频繁出现的沙尘暴、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此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经济政治的重要议题。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倍加重视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建立GDP能耗指标公布制度;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约束性指标;制定应对大气变化国家方案;大幅度调整或取消“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国家重视资源节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せ肪?、促进节能减排的决心。
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散装水泥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地散装办的负责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节能减排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实质,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发展散装水泥、做好“禁现”工作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同时也希望商业改革司、行业协会组织以及到会的各位同志,深入研究当前散装水泥工作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工作方式、方法,相关的政策支持措施等问题,现在关键是如何抓落实。
同时,要通过具体数据、典型事例来让广大群众深深感受到发展散装水泥对节约资源、?;せ肪?、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要使广大群众深切体会到发展散装水泥、开展“禁现”工作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与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重视散装水泥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散装水泥工作战线上的各级领导没有理由不重视这项工作,也没有理由不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即使没有这个大的背景,我们也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二)不断开拓进取,将散装水泥工作纳入各地节能减排工作体系。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在财税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在中央财政严格控制设立政府性基金和专项资金的情况下,“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多次得以延续。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落实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措施,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发展散装水泥、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最近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务院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强和改进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管理”;正在拟定的《循环经济法》,也将发展散装水泥作为内容之一。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散装水泥工作已成为国家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总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在工作中,要将发展散装水泥、开展“禁现”纳入各地节能减排工作体系,要与各地开展的文明城市、绿色城市、国家环境?;こ鞘械却唇ɑ疃岷掀鹄础A硗?,在推广散装水泥和“禁现”工作中,我们要进行量化分析,要用具体的数字和老百姓的体会说话,推进政策的制定,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政府的重视。
上海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经测算,上海建设工程全面使用商品砂浆后,可节约能耗14万吨标准煤,节能率(万元GDP贡献率)达到1.21%;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5万吨;减少粉尘排放7500多吨;可使用粉煤灰120~150万吨。大家要多算发展散装水泥、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对地方节能减排的贡献帐,以引起地方领导的重视。
(三)加快标准和相关法规建设,为散装水泥发展提供相关技术规范和良好的法制环境。
各地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散装水泥发展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已有27个?。ㄇ⑹校┌洳剂斯赜谏⒆八嗟恼罨蚬嬲?;济南、淄博、南昌、邯郸等地市颁布了相关法规;湖南、福建、湖北、河北等省已报请省人大并启动了立法程序。很多地方散办在此次公务员重新登记和事业单位改革中,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了机构性质及职能。这次事业单位改革,要么是事业化,要么就是按照公务员来管理。如果说在其他的经济活动中,主要是以市场化取向、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的方式的话,那么我认为散装水泥工作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对此,我们要积极争取,力争有一个好的结果。
商务部和各地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立法工作,这是散装水泥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商务部正在酝酿起草《散装水泥条例》,以完善散装水泥法规体系。此外,还要加强有关标准、规范的制订,这项工作也非常重要。我们要不断拓展已出台的方针、政策,为散装水泥工作提供保障。我希望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协会要加大力度,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ㄋ模┘哟蠊ぷ髁Χ?,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商务部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十分明确:一是抓好以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为内容的“禁现”工作,在使用环节限制袋装水泥发展,推进散装水泥的集中化使用。二是通过加强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散装水泥的发展,能不能与商务部正在实施的“万村千乡”工程相结合?与我们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包括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体系、配送体系相衔接?另外,一些地方要建设散装水泥配送中心,要建设相应的销售网络渠道,要有专用设备。如何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还需要建设哪些设施?哪些需要重新规划?我认为都应该要重新提出来。三是加强散装水泥物流设施建设、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散装水泥发展的瓶颈问题。各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围绕当前“禁现”,各地要抓好以下五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不论是哪个部门,我认为都要有一个领导的机构,相关部门一定要参加。要加强对“禁现”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加强协调与配合,做到齐抓共管,共同推动“禁现”工作开展。今后可以多开一些这样的现场会议,推广经验。二是要进一步做好“禁现”启动前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做到稳妥起步、扎实推进。三是要加强与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施工单位、物流运输企业、装备生产企业、散装水泥生产企业的联系,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四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大力宣传发展散装水泥的意义,包括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开展“禁现”工作对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要深入民心,宣传国家发展散装水泥的工作动态和方针政策,创造一个有利于预拌砂浆发展的社会环境。五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组织技术和产品攻关,解决制约我国预拌砂浆发展的技术问题,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为预拌砂浆的发展提供设施、技术保障。
关于宣传舆论工作,我还想补充一下,会后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散装水泥工作的意义发表意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也可以通过论坛或是新闻发布来加强宣传工作,使整个社会来关注现场搅拌这个问题,用舆论来规范、引导,从而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认识,同时,要大力宣传预拌砂浆带来的资源节约、改善环境、提高建筑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改变人们对于环境及传统施工质量的认识。总之,这次“禁现”工作一定要在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加以细化。
在“禁现”工作启动后,城市散装水泥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与散装水泥工作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新格局,必将为散装水泥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关于发展农村散装水泥,我想利用这次会议再作简要强调: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其重大的战略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我国农村水泥消费量占总消费的40%,但目前散装率仅6%,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水泥散装化就没有中国的水泥散装化。在广大农村推进水泥散装化,我认为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是以实际行动服务于“三农”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二是必须下大力气、真功夫,因地制宜,扎扎实实,特别是各地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包括建房,包括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等,也要综合考虑当地财政的实际情况,提出政策支持措施。三是要加强经验与信息交流工作,在四季度适当的时候,我们将召开一次全国发展农村散装水泥现场经验交流会,届时,我们将对农村散装水泥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五)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新思路。
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制约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加强监管、运用市场机制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工作,要按照政策规定来使用,做到使用规范。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利用今年财政部将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改的时机,进一步优化专项资金征收、管理和使用。要开动脑筋,多做工作,争取地方政府部门在资金和其他相关政策上的支持,并大胆探索吸引外资和社会投资搞散装的路子,弥补专项资金的不足,确保散装水泥设施技术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要根据发展散装水泥的社会公益性特征和各项重点工作,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研究提出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支持散装水泥发展的依据、理由,并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好时机,争取在政策上有所突破。
?。┙⑼ūㄖ贫?,强化散装水泥目标责任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12月21日参观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时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明确节约能源资源的目标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联系我们的工作实际,对全国“十一五”水泥散装率55%的目标怎么落实?我想还是“千斤重担大家挑”。下一步,我们拟将任务分解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区市再分解到市、县和企业,做到层层落实。落实好了要表扬,落实不好要予以通报批评。下一步要和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此,商务部将建立散装水泥工作通报制度,对各地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促进地方节能减排的贡献情况等进行通报,适当的时候我们还要通过媒体进行发布,或者是作为商务白皮书的相关内容予以体现。尤其是对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工作不够努力,影响全国工作大局,散装量、散装率长期低水平徘徊,专项资金征、管、用情况较差的地区,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向地方政府通报。
同志们,发展散装水泥和“禁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中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充分一些,工作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对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向商务部反映,共同探讨解决困难的办法。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我们不回避问题,积极思考、多想办法,问题是一定会解决的。
同志们,第一批10个城市距离启动“禁现”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我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的战略部署,有各级政府对散装水泥工作深刻认识,有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有我们各级散装水泥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大家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知难而进,大胆探索,共同努力,“禁现”工作一定会达到目标,取得成绩。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为“禁现”工作立好规、铺好路、迈好步,真正把这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好事办好,不断开拓散装水泥工作的新局面,为促进散装水泥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