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威客小姐全国信息_51龙凤茶楼论坛网_一品威客小姐全国信息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传达 > 领导动态

领导动态

广东省建设厅李新建副巡视员在2008年全省建筑节能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浏览次数:3941

进一步解放思想  把握发展新机遇
将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推上新台阶

广东省建设厅副巡视员 李新建

(2008年9月18日下午)

尊敬的罗欧副秘书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建筑节能工作座谈会,认真学习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回顾总结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工作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按照会议安排由我代表省建设厅做工作报告,请罗欧副秘书长对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做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领会,狠抓落实。

  一、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全省建设系统共同努力下,我省建筑节能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各地建设系统为有效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一)积极研究出台政策法规,为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我厅从2006年开始着手编制《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于去年底完成《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送审稿)并报送省法制办,最近,根据国家颁布的《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最新要求和精神,我们对《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证和修改。同时,为加快立法进程,我厅又在近期组织专家起草了《广东省建筑节能条例》的初稿,争取尽早立法。今年,配合《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的修订以及《广东省循环经济条例》的起草工作,我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两份条例稿中大量增加了建筑节能的内容,添加了建筑节能的章节。这两个条例如果顺利出台,将为我省的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规依据。为增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计划性,去年12月,我厅制定并颁布了《广东省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今年,又下发了《关于2008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对节能减排工作做了详细的部署和要求。

  我省各地在推进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建设方面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如深圳市2006年就出台了《深圳特区建筑节能条例》,走在了全国、全省的前列。又如广州市这两年积极推进《广州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去年列入了市人大的预备项目,今年又明确表示等国家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出台后优先考虑列入正式项目。此外,各地市也根据当地情况,纷纷编制出台了一批建筑节能规划、指导意见或指引,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ǘ┘忧考际醣曜继逑到ㄉ?,为建筑节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解决建筑节能应用技术问题,我厅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建筑节能标准,结合我省的气候特点和实际情况,相继编制出台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节能型建筑幕墙构造》、《节能型铝合金门窗》、《钢塑共挤节能门窗》等一系列地方标准和图集。今年我厅继续加强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图集的编制工作,在已立项的8项地方标准中,包括了《建筑节能材料能效评价及检测技术标准》、《广东省政府和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相关标准及导则》、《广东省建筑热反射涂料节能技术规程》等,近半与建筑节能息息相关。此外,《<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广东省实施细则》也在编制之中,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和修改。建筑节能地方标准的建立完善,有效规范了建筑节能工作,为我省的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三)加强科技研发,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科技保障

  一是抓墙改促节能,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材。各地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材,进展明显。目前,全省共有新墙材生产企业近560家,其中广州、深圳、汕头、佛山、惠州等市已全面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在新墙材应用方面,根据各市报送的墙材革新主要经济指标统计结果,2007年全省新建城镇房屋的新墙材建筑比例达到83%,广州、深圳、佛山、汕头、潮州、清远达90%以上;珠海、东莞、汕尾、惠州达80%以上,中山、韶关也达到60%以上,其余各市的应用比例也在逐年提高。2007年全省新墙材产量159亿块标准砖,实现节地2.6万亩,节能98.6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2万吨。与此同时,各地加强了墙改专项基金征收工作,全省除佛山外都已开征墙改专项基金。2007年,全省墙改专项基金实收额为7.04亿元,返退额为2.15亿元,专项基金支出3977.7万元,其中787万元用于发展新墙材项目,1139万元用于新墙材与建筑节能的相关科研开发。此外,我省大力推广散装水泥,2007年至今年7月,全省共使用散装水泥6320万吨,实现节能586.69万吨标煤,取得较大的节能成效。

  二是加强建筑节能科技研发。我们坚持按科技先行的战略思路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充分依靠、发挥本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力量和积极性,引导各地重视和开展建筑节能科技研发工作。各地设立了多项节能科研项目并进行课题攻关,如广州近年来陆续开展了“广州地区浅层地能应用研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研究”等10多项课题研究。东莞市近几年开展了“东莞市民用建筑节能及设备能耗现场监测技术研究”等20多项课题研究,平均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达200多万元??蒲泄ぷ鞯目刮平沂〗ㄖ谀芄ぷ魈峁┝丝煽康募际醣U稀?/P>

  三是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新产品新技术。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取得一定的成效,太阳能逐步在我省公共和居住建筑供应热水、城市公共照明等领域中得到推广使用,绿色照明技术和农村沼气应用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地区加快了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如广州市自去年起在南沙区开始实施风—光互补型路灯推广工程试点,在万顷沙镇、南沙滨海公园、会展中心门前广场等地,共计安装上百盏风—光互补型路灯;又如广东省科学中心场馆的周边照明工程,建设安装了近300盏LED路灯,总投资约600万元。据中国光学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上半年,中国LED灯的封装企业有近80%、约800余家分布在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为把成熟可靠的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提供给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督等部门参考使用,我厅制定和补充了一批节能项目的定额子目,为节能项目提供了相应的计价依据和标准。今年我们还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材料应用目录》(第一辑)并已发布,以后计划每年公布一次。

  (四)加强调查研究,为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真实了解我省既有建筑现状,我省今年开始启动了“广东省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基本信息及能耗统计调查”,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基本完成了统计调查任务,共计调查统计了政府机关办公建筑690栋,大型公共建筑252栋建筑。今年8月,形成《广东省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基本信息及能耗统计工作报告》,在统计调查过程中,佛山、东莞、中山、惠州、肇庆、湛江等城市积极配合,热情参与,既帮助了省完成了统计任务,也全面了解了当地的建筑能耗状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为深入贯彻省委“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指示精神,总结推广深圳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经验,我们开展了深圳市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调研,并形成了一万六千多字的《深圳市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调研报告》,对深圳市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推广。此外,今年5月,我厅组织各地市建设局分管建筑节能工作的负责同志一起赴重庆、湖北和云南等省市开展建筑节能工作调研,学习了兄弟省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全省各地今年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建筑节能工作的交流,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湛江等地的建设主管部门纷纷组织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到省内其他城市开展交流学习,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局面。大量的调研工作,为今后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

 ?。ㄎ澹┘忧啃崤嘌?,提高全社会认识水平

  我厅今年继续下大力气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为配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实施,组织召开了全省质监机构师资培训班,又编写了近3万字的《〈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培训教材》,于今年9月开始以分期分片方式免费向全省所有质量监督员进行培训,目前已培训了8个地区900多人。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发动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入到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事业当中,我厅积极发动各市组织广东省内数十个企业和100多名管理人员参加了今年3月底在北京举办、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四部委组织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其中深圳市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同志亲自率团参加,有100多项技术和产品、31个项目、42家企业,共120多人参会参展。我厅的组织参展工作得到了建设部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我厅继续联合《广东建设报》定期开设《建筑节能专刊》。此外,还开始定期编辑出版《广东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简讯》,充分利用各种专业媒体开展广泛宣传。

  各地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今年7月,江门市建设局、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局等部门举办“2008建筑节能展销”,是该市首届以“节能、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建筑材料展览会,得到了有关建筑节能产品生产企业和建筑节能技术研发机构的积极响应;广州市每年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去年10月,又组织多家节能产品企业参加了“全国墙体材料革新成就展览会”;珠海市于9月17日(昨天)召开了“珠海市创建精品工程现场会”,以推介精品节能建筑为主,同时进行建筑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展示活动。通过上述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建筑节能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忧恐捶喽剑岣呓谀鼙曜嫉闹葱新?/P>

  为加强对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我厅相继下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和审查要点〉的通知》(粤建设字[2006]58号)、《关于切实做好贯彻落实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粤建管函[2007]376号)等文件,对设计、施工、监督等各环节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为进一步督促各地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落实国家和建设部关于建筑节能的政策措施,我厅从2005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全省建筑节能工作专项检查,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及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各地级市也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如今年广州、东莞、韶关等地都在省要求的基础上,扩大自查的范围,增加了抽查的数量。通过检查,总结各地建筑节能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将检查的结果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有效地促进了各地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ㄆ撸┘忧渴痉豆こ探ㄉ?,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我厅积极引导各地建设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并组织申报国家、省级示范项目。2008年,我省向建设部与财政部申报了“广州亚运城”等7个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广州的“广州亚运城”和佛山的“城市动力联盟”2个项目已经通过评审;我们还向建设部申报了“广东科学中心”等6个建设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最近,我厅下发了《关于对省建筑节能示范项目进行验收的通知》(粤建科函[2008]302号),将对省级示范工程开展验收和评审工作,验收评审通过的,我厅将发文授予“省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称号,并发给牌匾。从去年开始,我省明确要求每个地级以上市抓好1至2个住宅小区建筑节能试点,各地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响应:截至去年底,深圳有10个项目列入建设部与财政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成绩显著;广州今年向省里申报了“广州珠江城项目”等6个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去年佛山全市范围内拟定的建筑节能示范试点项目共6项,今年拟再创建3个市级重点建筑节能示范试点项目。各地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以点带面,既引导了设计院、开发商、施工单位及广大市民更深入了解节能技术,又带动了建筑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八)开展建筑能耗统计,启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根据建设部的部署,我省被列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示范省,我省本级、广州市、深圳市都深入研究制定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安排。我厅及时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共同编制了《广东省“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方案》及《广东省“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方案——2008年建设方案》,并向省财政厅提出资金申请。

  与此同时,我厅在全省范围内先后组织开展了能耗统计、能耗公示、能耗监测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目前省本级已基本完成建筑基本信息及能耗统计工作。此外,我厅已经完成了20栋省直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7所高等院校的能耗公示工作;编写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广东省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并以广州市为试点,准备选择一批比较典型的建筑进行能源审计;能耗监测平台建设方面,完成了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部、研发中心、广州世贸大厦、东莞理工学院4栋大楼的能耗监测,基本实现了数据的有效传输。以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为核心的能耗监测平台已建成,共监管了图书馆等30多栋建筑,并实现了在线监测,起到了实际效果,为今后全省大面积开展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其他兄弟省市相比,发展也相对缓慢和滞后。主要存在问题有:

 ?。ㄒ唬┝⒎ㄓ胫贫冉ㄉ柚秃?/P>

  今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建设部在2006年就相继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其他省市也在近年相继颁布了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或条例。但我省尚未将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作为规范性文件,未能列入2008年度立法计划,《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也刚启动,未能跟上形势的要求,相对全国还比较落后。

 ?。ǘ┗股柚貌唤∪?/P>

  至今我省还没有设立建筑节能管理机构,目前全国仅剩广东和西藏还没有设立省级专门管理机构,这与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确实存在较大的落差,这是我省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一项薄弱环节。此外,我省大部分地级市同样存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不健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的不落实导致工作难以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缺乏计划性、连续性,使得我省的建筑节能工作与兄弟省市相比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ㄈ┙ㄖ谀芗だ撇唤∪?/P>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经费主要来自墙改基金,建筑节能专项经费匮乏。建筑节能标准、规范的编制费用由科研机构自己负责,企业及社会资本投入也很少。由于缺乏建筑节能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建材和设备生产商对于生产建筑节能产品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新型墙材和其他节能产品不多,这是当前建筑节能推广中遇到的难题之一。

 ?。ㄋ模┙ㄖ谀艿囊馐队写銮?/P>

  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社会大众的建筑节能意识较为淡薄,许多人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建筑节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据调查,仍有半数以上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忽略建筑的节能效果。

  (五)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有待提高

  目前我省多数城市已经注重对设计环节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督把关,但在施工阶段对建筑节能标准执行不严格,节能设计不能贯彻始终。一些建设单位(开发商)、监理单位应付式执行节能标准规范,出现了随意变更施工图设计文件、更改或取消节能措施、降低节能标准等情况,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和备案工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尚未全面铺开。去年的检查结果表明,目前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施工监管是一个薄弱环节。

  (六)建筑节能的创新工作机制有待加强

  建筑节能工作不仅仅是贯彻落实建筑节能标准的问题,还包含着可再生能源利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等更深层次的工作。我省近年来虽然加强了这些领域的工作力度,但是总体来说工作开展的步伐比较慢,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我省建筑节能下一步主要工作任务

  按照国家、省委省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要求,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紧紧围绕实现城乡建设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契机,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严格落实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稳步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行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做到全方位推进、全过程监管、全行业联动、全社会参与,努力将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推向新的阶段,促进我省建设事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ㄒ唬┘忧苛斓迹∪?,落实建筑节能目标责任制

  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是保障建筑节能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全省“十一五”建筑节能任务顺利实现的基础,也是建设部每年建筑节能检查考核内容之一。我厅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一是积极争取成立省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办公室,并以办公室为依托机构,统筹、协调、管理全省建筑节能工作;二是积极筹建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利用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建筑节能的行政管理与市场行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努力落实建筑节能工作管理机构,充实专职管理人员,配套工作经费。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筑节能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一把手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协调配合、运行顺畅、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各地要制定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明确各时期的建筑节能目标,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计划。应将建筑节能工作纳入当地节能战略的组成部分,建立建筑节能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建设部门的职能优势,确保建筑节能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我厅将定期把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情况向各地市通报,并逐步将建筑节能目标及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和任期考核的内容。

 ?。ǘ┗平⒎üぷ?,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已颁布实施,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我省建筑节能立法工作。要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具有地方特点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尽快出台《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积极做好《条例》征求意见等工作,争取列入明年的立法计划;努力研究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制度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抓紧修改完善《广东省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办法》,争取尽快出台;建立完善建筑节能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管、验收、备案、公示等制度以及节能材料、产品、设备的认定、检测和公布制度等系列配套政策。各地市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建筑节能管理法规,积极研究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推广等相关政策,为依法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保障。

 ?。ㄈ┘哟笮团嘌?,提高全民建筑节能意识

  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宣传方面,以宣传建筑节能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为重点,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电台、报刊、论坛、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树立节能意识,普及建筑节能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广泛宣传节能建筑的优越性,让群众了解建筑节能带给社会和个人的直接利益,努力让人们认识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节能建筑的追求,培育节能建筑的市场需求,促进建筑节能产品和节能建筑降低成本,形成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良性互动,使全社会都能参与到建筑节能工作当中去,为建筑节能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培训方面,加大对政府监管层面和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人员的建筑节能知识的培训教育,确保建筑节能的法规、规章在监管和实施层面落到实处。培训工作要注重实效,不要流于形式,要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将建筑节能知识全面灌输到每个专业技术人员,使他们自觉地把节能标准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保证节能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受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包括技术管理人员,还应包括技术工人。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委托节能培训中一定要认真把好培训内容、培训大纲的审查工作,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ㄋ模┘忧考喙?,确保新建民用建筑执行节能标准

  坚持把建筑节能标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要求,从规划立项、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到房屋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把建筑节能作为法定内容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要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着手制订落实《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监管措施,加强建筑节能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施工图审查和备案制度,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的质量管理,切实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工作。建立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办事导致新建项目不符合节能标准的,依法追究责任,确保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五)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的用能管理和节能改造,确?!暗?010年,大城市完成既有建筑面积改造25%以上,中等城市完成15%以上,小城市完成10%以上,全省改造建筑面积1000万㎡以上,节约20万吨标准煤”的规划目标顺利实施。各地要广泛开展调查,摸清当地既有建筑基本能耗水平,以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路线研究,制定改造计划,逐步实施改造。我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潜力很大,对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是我省建筑节能的一个重点。省内大型城市如广州、深圳有大量的既有建筑,许多公共建筑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围护结构节能性能差,节能改造的空间很大,要善于利用社会资金,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改造模式。

 ?。┗乒憬谀芙ú?,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

  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首先就要推广节能建材。我省地处夏热冬暖地区,建筑注重通风、采光和遮阳,外墙节能措施以自保温为主,因此应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屋面保温隔热技术和材料、节能门窗材料、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和设备、建筑照明节能技术和产品、空调制冷节能技术和产品、温度调控技术与装置以及其它成熟的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稳步开展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设备的认定、检测工作,发布推荐、限制和淘汰类的建筑技术、材料、设备目录。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能源,既节能又减排,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国家的政策,我省具有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自然气候条件,且可再生能源应用也不存在什么技术瓶颈问题,应大力推广。抓好可再生能源应用工作,将对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重点在政府投资的项目中选择具备条件有代表性的住宅社区或公共建筑进行太阳能、浅层地能应用试点示范,今后,我省每年将落实启动5个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并确保示范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期节能环保效益。

  (七)加快节能科技开发,提高建筑节能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开展建筑节能科技开发,通过成立建筑节能专家库、召开相关研讨会等形式,发挥建筑节能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逐步构筑建筑节能的科技活动平台。各地应加大对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组织对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技术进行攻关;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示范工程;开展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能耗统计系统等前瞻性课题的研究;扩大对外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建筑节能“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我省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科技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适合本地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各类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细则、标准图集和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ò耍┘哟罅Χ韧平旃ㄖ痛笮凸步ㄖ谀芗喙芴逑到ㄉ?/P>

  加快落实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广东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以监管体系为平台,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监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能耗定额标准。编制出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计量设计安装、分项能耗数据采集、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等相关技术导则的广东省实施细则,从技术上提供保障。各地要积极配合我厅完成我省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试点建设任务,广州、深圳两地作为独立的城市试点,要切实做好监管体系试点建设,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九)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低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共生共容、永续发展的新建筑模式。我省要把推广绿色建筑作为促进建筑节能模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绿色建筑的研究,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同时,要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的内容和要求,做好绿色建筑的评估、测试、认证和标识等工作。绿色建筑不是形式呆板的建筑,在推广过程中,要鼓励形式多样和创新,一方面要注意吸收传统建筑节能的理念,充分体现本地化,例如广东地区的传统建筑都十分注重通风和遮阳,气候适应性强,所采用的技术大都非常简单,但很有效;另一方面要全面进行材料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充分体现自主创新、依照本地气候创新。

 ?。ㄊ┛词视κ谐【靡蟮慕谀苄禄?/P>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推动全社会节能。一是重视扶持各类建筑节能中介机构,正确引导和鼓励建筑节能科研、咨询、评估等机构健康发展,积极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我省建筑节能检测、评估、咨询、标识、认证等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建立建筑能耗测评标识制度,对新建建筑和既有能耗水平进行测评标识,对符合或高于节能标准的建筑进行评估、测试、认证和标识,给真正的节能建筑一个权威性的评价和认证;三是建立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发布国内外各类能耗信息、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导企业挖潜改造,提高能效;四是大力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五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吸引社会资金,促进节能产业化。

  同志们,建筑节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省的建筑节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困难也很多,但是,我们也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氛围。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工作思路,将新建建筑节能与既有建筑改造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经济激励相结合,新技术应用与科技攻关相结合,统一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新局面,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