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威客小姐全国信息_51龙凤茶楼论坛网_一品威客小姐全国信息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传达 > 领导动态

领导动态

商务部姜增伟副部长在2009年全国散装水泥工作会议暨城市禁现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浏览次数:432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住机遇
推进散装水泥又好又快发展

商务部副部长  姜增伟

(2009年3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商务部和建设部联合召开的?;嵋榈淖芴宓囊笫牵喝险婀岢沟车氖叽蠹爸醒刖霉ぷ骰嵋榫?,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以及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我国散装水泥和城市禁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国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成绩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散装水泥工作者,以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真抓实干,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散装水泥规模持续增长。
  
  到2008年末,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已经达到6.36亿吨,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66倍;全国平均散装率达到45.82%,比1978年的14.8%提高了3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水泥散装率分别是96.11%、95.56%、95.0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笆濉笔逼诘健笆晃濉闭饧改晔巧⒆八喾⒄棺羁斓氖倍?。2001-2008年全国散装水泥供应量每年平均增长24.68%,水泥散装率每年平均提高3.35个百分点,实现了散装水泥量、率的同步快速增长。从区域发展情况看,东部散装水泥供应占全国总量的56%;但中西部散装水泥发展很快,如河南、安徽两省散装水泥增量分别排全国第二名和第三名;广西、内蒙等省区散装水泥发展也较快。中西部散装水泥的快速发展,为缩小我国散装水泥区域发展差异做出了积极贡献。

  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全国散装水泥综合运输能力达6.56亿吨,综合发放能力6.98亿吨,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分别增长了363.09%和304.31%。

  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取得新的进展。为贯彻商务部《关于加快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散装水泥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加快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点和物流设施建设,努力为新农村建设使用散装水泥提供便利。全国各地已建立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近5000家,2008年销售散装水泥1.07亿吨。目前在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河北的一些地区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村散装水泥销售模式,开拓了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新局面。
  
 ?。ǘ┰ぐ杌炷凉ぷ鞒杉ㄏ灾ぐ枭敖ぷ髦鸩酵平?。

  在散装水泥健康发展的同时,作为散装水泥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的预拌混凝土工作成绩显著。2004年商务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要求在全国124个中心城市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按照国家对散装水泥发展的总体部署,各地从狠抓散装水泥使用环节入手,积极落实混凝土“禁现”工作。目前全国混凝土“禁现”城市已达到300多个,全国预拌混凝土年供应量达6亿多立方米,已建立规?;南执炷辽笠?553家;集中使用散装水泥达2亿多吨,占散装水泥总使用量的37%,对推动散装水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预拌砂浆发展也取得了初步成果。2007年6月6日,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127个城市从2007年9月1日至2009年7月1日分三批开展禁止现场搅拌砂浆。为做好砂浆“禁现”工作,各地遵照政府推动、企业跟进、市场化运作的工作原则,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将砂浆“禁现”工作落实到位。目前全国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已发展到240家,设计生产能力2780万吨,2008年实际产量416万吨,预拌砂浆罐车300多辆,移动筒仓1100多个,在一些砂浆“禁现”城市,预拌砂浆供应链初现雏形。
  
  (三)产业政策逐步完善,立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发展散装水泥对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5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确立了“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2007年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强调继续加强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管理?!豆裨汗赜谟》⒅泄Χ云虮浠曳桨傅耐ㄖ?,进一步明确了继续执行‘限制袋装、鼓励和发展散装’的方针。2008年“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写进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把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明确了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法律地位。

  商务部作为国家散装水泥行政管理部门,始终把政策法规建设作为促进散装水泥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2004年商务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颁布《散装水泥管理办法》,使散装水泥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商务部还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先后出台了两个“禁现”文件,并先后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指导意见》、《关于严格执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不断完善了散装水泥产业政策及配套措施。
  
  为配合国家推动散装水泥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发展的政策法规。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部分地区还制定、颁布了使用预拌砂浆的相关地方规章。例如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通过了我国首部省级散装水泥地方行政法规——《湖南省散装水泥条例》,为各省的立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江西、济南、西安、哈尔滨、南昌等省市也先后出台了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的条例;黑龙江、河南、安徽等省重新修订颁布了省政府令,为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产业政策的完善,立法工作的突破,使散装水泥行政管理的协同力度得到增强,社会地位认知度迅速提升。
  
 ?。ㄋ模┥⒆八喽游榻ㄉ璧玫郊忧?,行业协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推动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始终保持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健全。目前已有73%的省级机构、58%的地(市)级机构和50%的县(市)级机构由自收支事业单位调整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进一步稳定了散装水泥管理干部队伍。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在制定和贯彻本地发展散装水泥政策法规,协调散装水泥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各环节关系,组织开展散装水泥行业标准化及科技发展,会同财政部门征收、管理、使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广大散装水泥办公室人员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先后涌现了省级以上劳动模范11名,受到商务部表彰的先进集体50个、先进个人181名。

  各级散装水泥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参谋、助手作用,积极配合政府做好行业管理有关工作,及时反映行业诉求并开展相关服务。在行业统计、业务培训、政策研究、标准制订、行业宣传与文化建设以及为会员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发展散装水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多年的推动与发展,我国专业化的散装水泥产、运、储、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和技术链已初具规模。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已逐步形成,发展模式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在座各位的努力和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代表商务部向全国散装水泥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ㄎ澹┥⒆八嗖捣⒄勾嬖诘闹饕侍?。

  虽然我国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全国散装水泥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泥生产国,但2008年全国平均水泥散装率只有45.82%,距“十一五”目标还相差近10个百分点,与平均70%的散装化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改革开放30年间,全国平均水泥散装率仅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还有22个省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1个省份水泥散装率在30-40%之间,4个省的水泥散装率仅有20-30%。

  2.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受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散装水泥发展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重。2008年东部平均水泥散装率达到56.79%;而西部为33.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54个百分点。虽然近几年散装水泥区域发展差异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但是东快西慢的不协调发展格局仍没有根本改观。

  3. 城市“禁现”工作仍存在一定阻力。一是一些开发商或施工单位只看到预拌砂浆直接成本高于现场搅拌,应用积极性不高,预拌砂浆尚未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导致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二是预拌砂浆技术尚需进一步攻关,提高废渣、废料的配比,综合利用资源,努力降低成本;三是有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力度不够,对六部门的“禁现”令执行不严格。
   
  4.农村散装水泥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城市散装水泥生产、流通、使用及相关产业链逐步形成,并正向成熟期过渡,城市散装水泥稳步发展的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而水泥使用量约占全国40%的农村,目前水泥使用仍是以袋装为主,散装水泥使用量仅占全国使用总量的17.7%,使用率仅为32%;全国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为6.78亿立方米,农村仅为0.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11.8%;农村预拌砂浆除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外,基本没有应用。农村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数量不足,技术含量较低,管理粗放,成为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障碍。

  二、我国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形势

  新时期,我国散装水泥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争取“发散”和“禁现”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ㄒ唬┓⒄寡肪谩⒋俳谀芗跖诺木梅⒄拐铰远陨⒆八嗖盗吹姆⒄固岢隽诵碌囊?。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的减排义务也越来越多。无论从承担国际义务还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都成为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提高的重要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堆肪么俳ā分泄赜凇肮睦褂蒙⒆八啵乒闶褂迷ぐ杌炷梁驮ぐ枭敖钡墓娑?,更加突出了发展散装水泥在实现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和地位。

  散装水泥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改善劳动条件和施工环境,保障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水泥包装和水泥损耗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以及水泥粉尘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1978年—2008年,全国累计生产散装水泥37.42亿吨,可节约标准煤860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 37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3万吨,实现经济效益1684亿元,为全国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们要以加倍的责任心和紧迫的使命感,为实现散装水泥“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付出更多的努力。

 ?。ǘ┕一暮旯劬谜呶⒆八嗵峁┝朔⒄蛊教?。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将使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进一步释放。以投资拉动消费,将为散装水泥扩大市场规模和城市“禁现”工作提供良好机遇和发展平台。

  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工作方针,并相应出台了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和消费的财政、金融政策。节能减排、扩大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的资金支持力度都有较大加强。随着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散装水泥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第二,国家将保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连续性,继续支持新型干法水泥适度发展,完成生产力合理布局;继续支持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的发展,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加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力度,使其加快退出市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将为散装水泥的加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国家将继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流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工作,建立广泛的利农、惠农的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用现代化的水泥流通使用方式去占领广大的农村水泥市场,对散装水泥推广工作更是良好的机遇。

  第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建筑业也快步走向工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为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的发展营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建筑业对施工机械化水平和建筑材料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以工厂化、机械化、密封化的装、运、储、用的优越性,满足了现代化建筑施工方式和对原材料性能的要求??梢运?,水泥不散装化,混凝土和砂浆不工厂化,建筑业施工就难以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

  三、今后的工作任务

  发展散装水泥是一项节约资源、?;せ肪车闹匾眉际醮胧还岢孤涫悼蒲Х⒄构?,促进散装水泥产业链又好又快发展,是缓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迫切要求。面对与国际先进水平及实现水泥散装化目标的差距,各级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职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加快散装水泥产业发展进程,力争我国散装水泥发展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ㄒ唬┨岣呷鲜?,加强监管,加快砂浆“禁限”工作。

  预拌砂浆推广使用不仅是推进水泥散装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建筑业文明生产、文明施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已明确提出把建筑节能、节材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作为今后建筑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说预拌砂浆的应用市场前景是很乐观的。2007年商务部、住房和建设部等五部门《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下发之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各方面力量做了大量工作,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常州、广州、郑州、成都、武汉等地在预拌砂浆推广工作上抓出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我国目前预拌砂浆产能利用率还很低,价格偏高;生产企业配套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还未建立,建筑施工设备研发能力与应用水平较低,一些开发商及建筑施工单位习惯于传统的施工方式,预拌砂浆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形成,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次在南京市召开现场会,就是请大家来共同交流和研究如何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建议会议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进一步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加快培育预拌砂浆的市场环境。一是要正确认识预拌砂浆的成本问题。经过我们的调研和若干有代表性的砂浆“禁现”城市测算,预拌砂浆平均每吨比现场搅拌高不到60元(象上海、南京这样推广较好的城市,每吨约高三四十元);并且广泛的市场前景决定了规?;乒愫笫褂贸杀窘徊浇档?。二是要算大账。正确理解和认识预拌砂浆提高工程质量、施工效率和节约人工成本所带来的综合效益。预拌砂浆对提高工程效率、工艺水平、产品性能和工程质量作用显著,其广泛的综合效益是现场搅拌无法比拟的,不能只计算直接成本。

  2.如何进一步强化砂浆“禁现”工作的严肃性。列入砂浆“禁现”的城市是我部正式向地方政府征求过意见的。在此基础上,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是硬性的要求,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各级散装水泥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主管部门发挥在砂浆“禁现”工作中的作用。建议建设主管部门将砂浆“禁现”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将预拌砂浆纳入工程预算、项目招标,从施工许可、工程监理到工程验收实施全过程监管;各级散办要运用专项资金等经济手段对砂浆禁现工作进行约束;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采取确立预拌砂浆示范工程,召开示范施工项目现场会等方式,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将预拌砂浆应用到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南京、成都等地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成功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大家可以借鉴学习。

  3.如何进一步促进预拌砂浆科技进步。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预拌砂浆产品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成本;努力提高预拌砂浆生产、物流设备及施工机具的技术水平,使预拌砂浆供应链得到全面提升,使预拌砂浆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展示和社会的认知。

  (二)把农村散装水泥发展作为战略任务,切实抓出成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村推广散装水泥作为我国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散装水泥的发展进程,必须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农村散装水泥发展中的问题。

  一是要统筹城乡散装水泥发展规划和布局,促进城乡散装水泥协调发展。各级散装水泥主管部门和散办要强化政府对农村散装水泥的行政管理职能,深入研究农村散装水泥市场的特点,认真总结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先进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的模式,为农民使用散装水泥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商务部将在适当的时机召开全国农村散装水泥现场会,专题研究解决推动农村散装水泥发展问题。

  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商务部将在总结各地开展的农村散装水泥“示范县”和“试点县”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农村散装水泥试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散装水泥工作。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各地可以进行交流和学习。

  三是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加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对发展农村散装水泥的支持力度,并组织专项资金对试点、示范项目进行扶持和培育,同时还要尽力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浙江省在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农村散装水泥网络建设方面已进行了很好的尝试,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努力争取。

  四是要加快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点和物流设施建设。特别要开发适合农村分散用户使用的散装水泥物流设施设备。

  五是加大农村预拌混凝土和水泥预制品的推广力度。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可从建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发展预拌混凝土入手进行推动,逐步实行县城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水泥消费量较大的地区,可采取建立水泥预制场的方式,集中使用散装水泥。

 ?。ㄈ┙徊阶龊梅⒄股⒆八嗟钠渌ぷ?。

  1.进一步加强散装水泥法制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ど肪车姆珊驼撸涌煨纬煽沙中⒄固逯苹啤?。近几年各地在立法工作上取得的进展和发展散装水泥的工作成果,也证明了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必须在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上运行。

  我国目前散装水泥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建设还比较薄弱,散装水泥发展的法律环境还没有形成,行政推动力度较弱。虽然国家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全国大部分地区也相继出台各类散装水泥地方规章,但法律地位不高,约束力有限。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为促进散装水泥立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法律基础。商务部将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法规。各地也应尽快将散装水泥立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通过法律制约手段,明确袋装水泥的生产和使用者对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物应负的责任,为散装水泥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加强标准化进程,努力提高散装水泥的规范化水平。

  2.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散装水泥发展。

  发展散装水泥涉及到散装水泥的生产、装备制造、流通、使用、管理、监督等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必须依靠各级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主管部门和散办要加强与有关综合部门和建设、工业、交通、环保、质检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

  这里我强调一点,抓散装水泥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使用环节。因此,我们要特别注重联合建设主管部门在推广散装水泥工作中发挥引导、推动、监督和管理作用,特别是在砂浆“禁现”工作中建设部门的作用不可替代。各级散办要主动与建设主管部门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

  3.完善财税政策,加大力度发展散装水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散装水泥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积极的财税政策对散装水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对预拌混凝土采取优惠税率及对粉煤灰、矿渣和废钢渣等废弃物再利用给予增值税优惠等政策,仍然是促进我国散装水泥发展最有效的引导和扶持政策。商务部将协商财政税务等部门,争取对发展预拌砂浆予以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各地应尽快研究解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散装水泥产业发展的最新特点,完善现有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强化监管力度,加大散装水泥生产性投入比例,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出台支持散装水泥产业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除了需要进一步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进行推动外,加强宣传也是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有效措施。要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散装水泥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发展散装水泥对促进循环经济,厉行节能减排,?;せ肪?,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为重点,抓好宣传。要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散装水泥宣传周的形式和内容同时,注重形式多样的日常宣传,努力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宣传效能。

  5.加强散装水泥组织机构和职工队伍建设。

  《国务院对进一步加快散装水泥的批复》明确提出了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对发展散装水泥负有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目前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经费由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支出。这种状态不仅制约散装水泥办公室的行政执法力度,也难以解决“专项资金养人”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散装水泥办公室的工作效能。希望尚未解决这个问题的地区,按财政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精神,尽快将散装水泥办公室纳入公务员系列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核拔。这不仅可以彻底解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养人”的问题,还能真正实现散装水泥办公室的政府职能,强化散装水泥管理工作机制,更有效地发挥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最大效能。

  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要深入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塑造散装水泥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着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廉政建设;树立全局意识,打破部门观念,树立宏观管理思想;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完善散装水泥发展的机制和体制;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忠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散装水泥生产和使用环节的引导、监督,并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散办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造就高素质的散装水泥管理人才队伍。

  行业协会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行业自律”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地散装水泥工作部门应支持行业协会建设,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做好散装水泥统计工作,加强行业培训和标准化工作,开展散装水泥发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散装水泥的发展做好行业服务工作。

  同志们:发展散装水泥、抓好城市禁现工作不仅是商务领域和建筑领域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又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让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以百倍的努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散装水泥事业的灿烂明天,做出散装水泥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